芯片是新能源汽车的“大脑”,是智能化、电动化的关键支撑。随着中国汽车产业发展迈入智能化阶段,对芯片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日前,重庆市委召开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推进会。从科技创新到产业升级,重庆打造“六区一高地”的号角已然吹响。
如何更好激发科技创新活力?如何在智能化浪潮中抢抓发展机遇?围绕“新春第一会”提出的新目标新要求,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迅速响应,通过优化产业布局、强化科研力量,推动一大批项目加快建设,助力更多“重庆芯”装上中国车,为重庆汽车产业智造提供有力支撑。
优化产业布局,助力更多中国车装上“重庆芯”
近期,位于西永微电园的华润微电子举行发布会,面向全球发布了基于高压超结MOS、IGBT、SiC的多种PIM模块、车规主驱模块及IPM模块等系列新品。
“功率器件模块化是新能源汽车市场应用的新趋势。”华润微电子有关负责人介绍,当前,功率模块产品在新能源汽车上的应用已覆盖主驱逆变器、车载充电机(OBC)、空调压缩机等汽车关键部位。目前,华润微电子已有56款车规级功率芯片量产,以半桥功率模块为代表的产品,已向国内多家头部新能源车企批量供货。
同样在西永微电园,中电科芯片技术(集团)有限公司不久前也发布喜讯,其自主研发的车规达林顿驱动芯片ULN2003AG依托电科集团自有特色工艺制造,最终达到在高温高湿高压极端实验环境下1000小时连续作业的能力,工艺水平在该应用领域达到国内一流。
短短时间内,“重庆芯”频传好消息,并非一蹴而就。
早在2016年,西永微电园就开始谋划汽车电子产业布局发展。西永微电园公司副总经理陈昱阳表示,彼时园区加工贸易蒸蒸日上,但缺乏自主研发的核心产品。为扭转这一局面,西永微电园开始大力引进“芯片”企业,华润微电子、联合微电子、中国电科集团、电子科大重庆研究院等单位相继落户。
据介绍,华润微电子对标国际一流的12吋晶圆产线、功率半导体先进封测基地等市级重点项目也先后投产,为汽车芯片后续突破奠定了基础。
目前,西永微电园的汽车芯片已进入快速发展期,园区企业已成功开发功率半导体、通信、电源及驱动等各类汽车芯片168款,在研芯片85款。目前已量产供应整车厂芯片83款,进入汽车芯片推荐目录67款,为本地整车厂供应芯片23款。
这意味着,越来越多的重庆汽车企业选择本地“上芯”,越来越多的新能源车装上了“重庆芯”。
产学研一体化,赋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
“重庆芯”能够在短短几年内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与重庆高新区良好的人才培育环境密不可分。
为打消企业发展的后顾之忧,高新区探索出产学研一体化“解决方案”,为“重庆芯”发展持续赋能。
“产学研融合,是重研院发展的关键词。”重研院副院长刘益安介绍,2020年,重研院正式落地西永微电园,瞄准产业重大需求和技术难题,与本地龙头企业深度绑定,促成诸多科技成果在重庆转化。
同在西永微电园,距离仅2公里,重研院与华润微电子重庆园区作为“邻居”,近年来交流互动十分频繁。2023年8月,重研院与包括华润微电子(重庆)有限公司在内的4家园区企业,签订了半导体产学研合作协议。
“有了项目合作,我们的老师和学生隔三岔五就往企业跑,深入产业一线,和企业共同解决技术难题。”刘益安介绍,目前,重研院和华润微电子在功率半导体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与产业化合作上取得了新突破,正在搭建超结IGBT(绝缘栅双极晶体管,一种广泛应用于电力电子和电动汽车等高压应用场景的半导体器件)工艺平台。该平台预计今年可完成关键性能指标的突破,并推出系列商用IGBT新产品。
除了华润微电子,重研院还携手电科芯片、联合微电子、吉芯科技、西南集成等多家重庆本地企业,联合走出了一条具有特色的产学研融合发展路径。
不只是重研院,落地在此的北京理工大学重庆研究院、西安电子科大重庆研究院等高校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产学研一体化道路,聚焦集成电路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为“重庆芯”研发增添创新动能。
多项政策扶持,打造汽车产业创新高地
芯片产业投资大、风险系数高、回报周期长,汽车芯片更是如此。要研发出符合智能化迭代需求的芯片,不仅要加快研发步伐,更需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为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锚定产业发展未来所需,西部(重庆)科学城将目光投向了集成电路产业生态,大力引进了松半导体、意法半导体等重点项目,打造全国最大功率半导体产业基地和集成电路特色工艺技术高地。
不仅如此,西部(重庆)科学城还将集成电路作为重点发展产业,组建总规模300亿元的产业母基金,重点投向新领域、新赛道。
多措并举之下,成效显著。数据显示,2024年,重庆高新区1 - 11月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产值分别增长55.6%、4%,先进制造业集群不断壮大。
日前,重庆高新区出台《重庆高新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修订)》,将从支持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创建智能标杆等10个方面对制造业企业和机构予以支持,一次性奖励最高达500万元。此外,重庆高新区还出台了《实施“新凤人才”政策,加快集聚青年人才的政策措施》《重庆高新区高技术服务业发展扶持办法(修订)》等一揽子政策,不仅有利于吸引大批高素质人才和企业落户,更能激发科技创新活力,进一步夯实汽车产业发展基础。
如今,重庆高新区已初步形成2000亿级新型智能终端、200亿级软件信息、200亿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及核心器件、100亿级集成电路等主导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其中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及核心器件已集聚60余家相关企业,全产业链生态圈初步建成。
接下来,重庆高新区将紧扣“416”科技创新布局和“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深化大学城科学城“两城”融合、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融合,增强科技创新动能。依托技术突破与产业升级,助力更多新能源汽车搭载“重庆芯”,推动重庆智造迈上新台阶,实现高质量发展,为重庆汽车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供稿: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