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调查,工业链整合仍是许多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重头戏。例如,华海诚科与华威电子,便是半导体材料细分范畴头部企业之间的吞并。11月11日晚间,华海诚科宣告正谋划收买华威电子100%股权,并征集配套资金。华威电子从事半导体及集成电路封装材料研制及工业化。据组织核算,2023岁月威电子在全球环氧塑封料企业中销量位居第三,出售额位列第四,在国内环氧塑封料企业出售额和销量均位于第一。
华海诚科以为,华威电子深耕半导体集成电路封装材料范畴二十余年,在商场、客户、技能、产品、供应链等方面能够与公司构成优势互补,本次收买后,对公司财务状况及运营效果有积极影响。
光控资本是上海光控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旗下网站,是一家专门为投资者提供信息咨询、平台服务的网站。为客户提供个人化多种投资方案,提供全球华人投资者投资服务平台,为客户提供便捷的交易服务,拥有的国际化金融市场经验的平台。光控资本为投资者提供及时全面的投资资讯、新锐具深度的行情分析,提供投资者解读资讯、洞悉行情、投资交易等各方面的金融需求。
客户通过到券商官网下载券商独立的证券账户进行股票交易,确保账户真实,资金安全,杜绝虚拟盘。
光控资本的管理团队拥有多年国际化金融市场经验和互联网产品技术背景,管理团队主要来自于证券、银行、IT等行业,具备证券、金融及私募领域从业经验。
安全金融、卓越体验,满足投资者的金融理财需求,帮助客户资产财富增长。
再如,10月1日,国内半导体封测大厂长电科技公告称,近来完结对Western Digital Corporation (简称“西部数据”)旗下晟碟半导体80%股权收买,生意对价约为6.2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4.73亿元)。晟碟半导体是全球规划较大的闪存存储产品封装测验工厂之一;长电科技标明,本次收买将扩展公司在存储及运算电子范畴的商场份额,行进智能化制造水平,构成差异化竞赛优势。
东芯股份在本年8月中旬宣告增资上海砺算。两者的业务相同具有必定的协同性。上海砺算研制的图形烘托芯片需求DRAM存储器的支撑,并配备了DRAM存储器的接口。东芯股份现已布局了标准型及利基型DRAM产品,两端能够经过协同规划,经过软硬件适配、工艺优化等协作方法,促进两端产品在功用、功耗等方面进行优化和行进。
与上述企业此轮外延式并购不同,芯联集成收买控股子公司芯联越州72.33%股权、赛微电子收买赛莱克斯北京28.5%股权、紫光股份收买新华三30%股权等,均经过收买子公司剩下股权,行进公司对子公司的控制力,行进处理功率,扩展主营业务商场布局,发挥协同效应。
“工业链的并购整合不只能够扩展相关公司的规划和商场份额,行进竞赛力和盈利才华;还将加快半导体作业的技能立异和产品晋级,促进作业的全体打开。”萨摩耶云科技集团首席经济学家郑磊对证券时报记者说。
现在我国半导体作业正处于周期底部,处于工业并购的“黄金时期”。一是AI有望驱动新一轮半导体作业周期上行,资产价值未来有望重估;二是部分上市公司账上现金富余,并购有助于快速增强商场竞赛力;三是IPO阶段性放缓、一级商场面对退出压力;四是并购融资助力方法增多,“科创板八条”再提煽动并购。
“我国半导体工业进入了一个要害节点,将进入优胜劣汰的并购时代。对优秀的企业来说,不管是经过本身的扩张,仍是外延式的健康扩张,都是一个非常好的打开机会。”赵晓光彼时以为。
模仿芯片范畴体现杰出
在工业链整合中,模仿芯片这一细分范畴体现特别杰出。按界说,模仿芯片是首要用于处理连续函数形式的模仿信号(如动静、光线、温度等)的集成电路。具体可分为通用和专用芯片,通用芯片中电源处理类占比跨越60%。专用模仿芯片中,通讯消费商场占50%,轿车占28%,其他还包含工艺类、消费电子和核算。常见的模仿芯片包含电源处理芯片、射频芯片等。
从海外履历来看,在模仿芯片范畴,作业领军企业德州仪器(TI)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先后完结了30余次并购;英飞凌和意法半导体亦经过继续并购重组,快速扩展团队和产品线。
据我国半导体作业协会数据,2023年我国模仿芯片自给率约为16%,总体水平仍较低。一同,国内现在已上市的模仿芯片公司约34家,而未上市公司数量远超这一数字。“相较于海外商场,我国模仿芯片作业全体呈现出多而不强的特色,契合条件的模仿芯片企业并购相应企业一方面能行进料号数量,拓展产品线,另一方面也能避免无效竞赛,加快高端产品的国产替代。能够说,并购是国内模仿芯片企业做优做强的必经之路。”袁帅说。
在此布景下,本年以来,A股有关模仿芯片并购事例此伏彼起,最近的一场并购生意来自模仿芯片领先企业希荻微,11月18日,该公司复牌并公告拟购买诚芯微100%股权,拓展在电源处理芯片等范畴技能与产品布局。
希荻微以为,本次生意完结后,公司将“大众消费”商场归入上市公司全体业务打开战略中,与公司在现有的手机、PC及可穿戴设备商场堆集的优势构成合力,安定公司在消费电子商场的作业方位。除此之外,公司将发挥诚芯微在轿车、智能家居、安防、储能等商场的优势,将两端现有车规及工规芯片产品进行组合,为客户供应更为完善的全体解决计划。
并购模仿芯片资产不只是希荻微的挑选,也是其他芯片公司(包含非模仿芯片厂商)的一同主意。
例如,11月6日,兆易立异宣告,拟以5.81亿元收买苏州赛芯70%股份,将公司业务由存储芯片、MCU等延伸到模仿芯片范畴。9月12日,思瑞浦购买创芯微100%股权的计划获证监会附和注册的批复,成为“科创板八条”实施后首单获批的半导体企业重组项目。思瑞浦标明,经过此次并购,能够灵敏添补公司在电池处理芯片范畴的空白,与现有产品信号链、电源处理芯片和嵌入式微处理器协同打开,助力公司下贱应用范畴从通讯、工业、新能源轿车拓展至消费电子,发明新的赢利增加点,加快向综合性模仿芯片厂商跨进。
纳芯微此前抛出收买磁传感器厂商麦歌恩的事例亦遭到重视。公司董事长王升杨近来在媒体沟通会上标明,我国芯片商场现已完毕了周期性的震动不坚决,企业需求更多参加到产品界说中,去引领作业打开。在模仿芯片范畴,作业产品品类很多,能够走向联合、工业整合、资源协同,头部企业也是经由这条路逐渐打开起来的,未来并购整合势在必行。
跨界并购与海外标的比重增加
细观本轮半导体并购浪潮,除了工业链整合以外,还存在跨界并购事例增多、海外标的比重增加等新特征。
具体来看,伴随“并购六条”等方针出台,本年与半导体有关的跨界收买占比显着增多。包含富乐德、双成药业、百傲化学、光智科技等上市公司挑选跨界并购或出资半导体资产,布局公司多元化之路,以打造第二增加曲线。
这其间不乏与实控人相关的相关生意。例如,双成药业的并购方针——奥拉股份系同一实控人下的优质的半导体企业,该生意完结后,双成药业将从化学合成多肽药品的出产转变为以半导体作业中的模仿芯片及数模混合芯片的研制、规划和出售业务为打开重心;光智科技则拟经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法购买先导电科100%股份,生意对方之一先导稀材为上市公司实控人朱世会控制的企业等。
在海外标的方面,11月1日,有研硅拟以支付现金方法收买株式会社RS Technologies(RST)持有的株式会社DG Technologies(DGT)70%股权;9月30日,艾森股份宣告收买INOFINE公司80%股权,有助于进一步夯实公司在湿电子化学品范畴的领先方位,快速布局东南亚商场;7月,希荻微宣告以约1.09亿元收买韩国集成电路规划上市公司Zinitix Co.,Ltd.(没有盈利)合计30.91%的股权,后者首要产品包含接触控制器芯片、自动对焦芯片、触控驱动芯片等,希荻微预期此举可拓展公司技能与产品布局等;长电科技以6.24亿美元收买晟碟半导体80%股权则是本年规划最大的海外标的并购生意。
热潮之下应战不容忽视
全体而言,业内人士对本轮半导体并购趋势表达乐观之余,也提出些许隐忧。
“从海外半导体全体工业履历来看,英特尔(Intel)、阿斯麦(ASML)、德州仪器(TI)、新思科技(Synopsys)等半导体巨子都是经过一次次的工业并购打开强大的。国内这轮半导体工业的收买整合浪潮也将给相关公司以及作业全体带来显着的影响和机会。一同,相关并购后的整合危险不容忽视,包含企业文化差异、处理团队交融、技能整合等方面的应战。如果处理不当,这些危险可能对并购效果发生负面影响,需求企业稳重应对。”袁帅以为。
还有投行人士向证券时报记者提示了跨界并购的隐忧,虽然跨界并购能让生意两端、出资者、中介组织在短期内构成共赢,但后续整合难度不容小觑,这取决于上市公司大股东对新业务的了解才华以及对新团队的处理才华;一同,监管方针仍会重视并购行为的标准性和商业逻辑的合理性,以避免商场呈现无序扩张和违法违规行为。
证券时报记者留意到,有关部门还经过编发事例等方法继续加强并购重组监管。例如,上交所11月初发布《并购重组典型事例汇编》,其间专门选取了“标的公司财务造假”“蹭抢手式重组炒作股价”“盲目跨界标的失控”等多种负面类型对应的事例,旨在提示上市公司在并购重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打开观念,警觉相关危险。
深交所此前编发的《并购重组导刊》亦提出,深交所将继续煽动上市公司调集主业实施并购重组,支撑传统工业企业并购新质出产力资产转型晋级。但关于标准程度相对较差、生意实施才华较弱的“壳公司”盲目跨界并购生意从严监管,严厉打击“借重组之名、行套利之实”等商场乱象。
发表评论